6月底,又到畢業(yè)季。山東科技大學的一套明信片受到熱捧,這套手繪的校園風景,帶有淡淡青春回憶的鋼筆畫,將大學生涯呈現在明信片上。
近日,這套明信片的設計者之一趙凱道出了他們的心意:“我們馬上就畢業(yè)了,希望這次用這種方式告別母校,留下青春回憶。”
趙凱是來自于山東科技大學建筑學專業(yè)的學生,再過幾天,他就要畢業(yè)了。而這套明信片,就是由5個同學一起手繪的,這些來自不同專業(yè)的同學,有一個共同的名字:畢業(yè)生。
提起這次的明信片,趙凱介紹:“明信片手繪的是學校各處的風景,有我們平時上課最多的地方,也有休閑的時候最常逛的地方。分為若水園、硯湖、公共教學樓、勵志坊、行政樓、圖書館以及各個學院教學樓等共15處地方,15個處風景15張手繪圖,這15張圖是一套明信片,雖然圖只有是15張,留下我們回憶是無數地方,可以說是景美情更深。”曲徑通幽的若水園、硯湖、叢林旁邊的圖案書館……這些山東科技大學校園建筑風景,躍然紙上,成了這套明信片的主角。
作為這套明信片的設計者之一,畢業(yè)生趙凱講述了他們這套明信片背后的故事。趙凱是學校建筑學專業(yè)的學生,入學后開始跟著專業(yè)課老師系統(tǒng)學習素描。后來看到經常有人在拍學校的風景,留下紀念。于是就想不如用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,把這些學校的美景手繪出來,做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。于是一幫喜歡繪畫的人聚集在一起,慢慢的走遍校園,手繪了這一套明信片。
最近,趙凱與許多畢業(yè)生一樣,正準備著畢業(yè)的各項事宜。他表示,臨近畢業(yè),還能為母校做一件有意義的事,未來回憶起來也是很溫暖的。“每張明信片表達的都是我們對母校的深深的留戀。”
這套明信片的從想法到變成現實,用了幾個月的時間。趙凱和學校幾個專業(yè)的同學一起商量、策劃、設計……首先是設計圖新鮮出爐了,經過每個人的努力,明信片成品也“誕生”了。
趙凱說:“我們幾個在2018年都將畢業(yè),所以這套明信片,也算我們給學校留下的最后一份紀念。”據悉,這套明信片設計出來以后,曾經在山東科技大學65周年的校慶上作為禮物展現過一次,2018年6月畢業(yè)季來臨,他們又把這套手繪明信片印刷了一些,“一方面為我們留下最后的青春回憶,另外有喜歡的同學可以買幾套,以后我們就畢業(yè)了。這套明信片不會在有了。”
手繪的校園明信片在學校校團委和學生會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上,作為送給同學們的禮物進行了抽獎,收到這份畢業(yè)禮物,很多學生們很感到感動,更有不少大四的畢業(yè)生及沒有畢業(yè)的同學紛紛留言要購買一套,畢業(yè)生王亮表示:“大學是我們最難忘的青春時光,感謝學校,也感謝同學出品這么一套手繪風景,讓我的記憶更深刻,更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