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從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上深入探究融合教育,2023年3月28日上午,成都市特殊教育菜單培訓《多學科整合下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單設計模型》的主題研討活動于雙流區(qū)棠湖中學實驗學校舉行,全區(qū)三十多所學校的資源教師積極參與。
主題講座
棠湖中學實驗學校(東區(qū))陳紫函老師以《因材施教,個性輔助》為主題作講座。陳老師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準,對比分析普校與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,在展示問卷調(diào)查結果之后,以《宇宙的另一邊》的說課為輔助,具體闡述了個性化學習支架,即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。
課例展示
棠湖中學實驗學校王萍老師作《宇宙的另一邊》課例展示。王老師為特殊學生設置了個性化學習單,結合手勢引導與提問啟發(fā),及時對兩位有聽力障礙的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。王老師組織的融合教育課堂氛圍良好,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單的使用有效且高質(zhì),精彩的課堂展示贏得了與會老師們的一致好評。
主題分享
雙流區(qū)實驗小學何丹老師作主題分享。何老師針對隨班就讀學生的具體情況,精準制定個性化教學目標,精心調(diào)整教學內(nèi)容,精設教學活動與學習單,搭建特殊教育學生的學習支架。
微專題講座
雙流區(qū)教科院特殊教育學科教研員彭文平老師作題為《多學科整合下特殊教育學生學習單設計模型》的微專題講座。彭老師立足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(fā)展區(qū)理論與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,詳細說明學習單的內(nèi)涵與類別等知識,為老師們指明了方向。
“融”之有道,“合”力有愛。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希望,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。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,更應把握當下融合教育的契機,使每一個特殊需求的孩子都能在成長過程中被關注、被發(fā)現(xiàn)、被促進,綻放生命的光彩。(江蕾 通訊員 蔣益菊 陳藝)
成都市特殊教育菜單培訓,主題研討活動,棠湖中學實驗學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