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成都老師在課堂上提了一個問題,遠在深圳中山中學實驗校的學生搶著站起來回答,千里之外的西寧一中老師,也集體通過在線直播,清晰地觀摩到這堂課的全過程。
這樣的一節(jié)云課堂,9月19日上午在新川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歷史教研會上,精彩呈現(xiàn)在全區(qū)歷史老師面前,并通過該校智慧教育系統(tǒng),在全網(wǎng)進行直播。
新川外國語李檳茜老師授課
新川外國語徐興平老師授課
深圳中山中學實驗校的同步課堂
西寧一中老師同步收看云直播
上示范課的李檳茜老師和徐興平老師,把教學情景的創(chuàng)設、課堂節(jié)奏的把控、問題的設置和搶答、師生互動等技巧,展示給歷史老師們,供大家評課和探討,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。
這也是一次“同課異構”的教學研討。兩位老師上課的內容,都是《洋務運動》,但兩人對教材的理解和講解方式,又有不同,各自創(chuàng)新,讓十三四歲的初二孩子們,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洋務運動。
聽課的老師們
情景創(chuàng)設新穎 激發(fā)學習興趣
洋務運動這樣一場影響深遠的歷史大事件,該怎樣講述,才能激發(fā)孩子們的興趣?
李檳茜老師的課堂引入挺有新意,她把課堂設計為孩子們感興趣的“劇本殺”,引導孩子們通過角色的代入,了解洋務運動的國際背景以及帶來的變化,產生的影響。徐興平老師則把自己周末在家制作川菜“宮保雞丁”的過程,拍成小視頻現(xiàn)場播放,引出孩子們都喜歡吃的“宮保雞丁”發(fā)明者,就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人物丁寶楨,激發(fā)孩子們對洋務運動的興趣。
徐興平老師課堂
通過歷史人物,來呈現(xiàn)風云變幻的洋務運動史,是兩位老師同課異構的共同特點,但他們選擇了不同的人物視角。
李檳茜老師從人人熟知的清政府“120名留學幼童”事件入手,展示留學幼童求學期間在國內外引起的爭議,以及回國后的不同命運,引導孩子們思考個人和國家的關系,剖析爭議產生的社會原因。
有意思的是,李老師當場讓孩子們“扮演”留學幼童!叭绻憔褪钱敃r的留學生,回國后會給所在行業(yè)帶來哪些改變?”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(fā)出來,“變身”外交大臣、機器制造局局長等角色,闡述自己學成歸國后的“施政理想”。
李檳茜老師課堂
徐興平老師則選擇了幾位清政府大臣,如丁寶楨創(chuàng)辦四川機器局,李鴻章創(chuàng)辦江南制造總局等,展示大臣們在國家危急之時,引進西方軍事技術,興辦學堂,強國強軍,把個人和國家命運、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,引導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巨大影響,以及最終失敗的時代局限性。
學生小組合作學習
探究歷史原因 學生獨立思考
洋務運動產生的根源是什么?是兩位老師引導孩子們自主探究和思考的重點。
學生們通過對插圖、史料的學習,了解到當時的清政府內憂外患,唯有向西方學習先進軍事技術,發(fā)展民族經(jīng)濟,國家才能強盛。洋務運動雖然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,但最終的失敗也是有其時代局限,引導孩子們辯證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。
孩子們表示,面對世界潮流和巨變,唯有用現(xiàn)代革新的眼光看待,才能使國家立于民族之林。
初二七班熊信棟同學
新川外國語學校初二七班男孩熊信棟,表達了自己一堂課的所學所思。他說,洋務運動促進了民族產業(yè)的崛起,加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,由于清政府的腐敗以及外部勢力的擠壓,導致最終失敗。“但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,值得我們傳承,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。”
課堂教學質量 創(chuàng)新是靈魂
一堂歷史課,把三座城市的孩子們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深圳中山中學的孩子們也被激發(fā)出了興趣,積極向兩位授課老師提問,新川外國語學校的孩子們更是利用手中的搶答器,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,課堂氣氛活躍。既有小組合作學習,也有當堂小作文,描述自己對洋務運動的理解。
云課堂 全網(wǎng)直播
新都區(qū)一位女老師表示,兩位老師的情景創(chuàng)設很有新意,能激發(fā)學生的興趣,特別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尋找問題,提出問題,看得出來,新川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挺強。一位男老師也認為,兩位老師通過設計巧妙的問題,引導學生們思考,能很好地培養(yǎng)學生們的核心思辨能力。
遠在青海的西寧一中歷史老師同步收看了這場云直播,一位姓周的老師表示,“新川的學校領導和老師真是太厲害了,你們的創(chuàng)新課堂上得真是很棒,你們的思維和教學方法很前沿。”
新川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校長陳旭說,課堂教學,唯有創(chuàng)新,才能激發(fā)興趣,提高質量。從智慧教學的形式到內容,從情景的創(chuàng)設和問題的設置,從小組合作到師生互動,老師們都在進行創(chuàng)新,這也是新川外國語學校一直倡導的理念,也是老師們的教學常態(tài)。接下來,學校還將跟臺灣的一所學校聯(lián)動,同上一堂語文課,共同學習,共同提升。(賴波)
新川外國語,云端同上一堂歷史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