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師的挑戰(zhàn):面對“蝸!睍r的情緒與初衷
在張文亮先生所著《牽一只蝸牛去散步》一文中,他以一段富有寓意的故事啟發(fā)我們:“我給自己定了一個任務——帶著一只蝸牛在陽光下散步。我不能走得太快,否則‘蝸!簧。盡管它已竭盡全力爬行,每次卻只能微小地挪動。我催促、嚇唬、責備它,但它總是用歉意的眼神回望我,仿佛在說它已經(jīng)盡力了。我嘗試拉它、扯它,甚至想踢它,而它則流著汗、喘著氣,緩慢但堅定地向前爬!
作為教師,我們的職業(yè)生涯中會遇到許多這樣的“蝸!。我們可能會感到失望、無助、焦慮,甚至憤怒,但重要的是回想我們的初衷——并非要迫使“蝸!北寂,而是陪伴它在陽光中悠然漫步,享受這一過程。這讓人聯(lián)想到“保持初心,牢記使命”是一生的追求。
二、黨員教師的責任:堅守黨的理念和宗旨
作為黨員,我們必須忠實于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的承諾,堅守黨的理念和宗旨,不斷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。
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每一位奮斗者的不懈努力,而教師作為教育領域的引導者,肩負著培養(yǎng)后代的重任。因此,我們應始終銘記教育的本質(zhì),筑牢師德,努力成為具備“學生范”“家長范”和“榜樣范”的人民教師。
“學生范”:與學生建立共鳴與信任
“學生范”意味著我們要與學生建立身份上的共鳴。陶行知先生曾說:“教育是心與心的交匯!边@與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相吻合:“如果學生不愿意與老師分享他們的快樂和痛苦,那么任何教育都是徒勞的。”因此,在與學生的交流中,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內(nèi)心世界,還要發(fā)揮同伴效應,讓自己充滿好奇心地融入學生群體,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,并適時分享自己的有趣經(jīng)歷,讓學生感受到我們與他們并無二致,從而建立信任,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。同時,保持一名學生的心態(tài),尊重教師,向經(jīng)驗豐富的教師學習,提升自己的專業(yè)技能,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分享。
“家長范”:懷抱強烈期望,相信每個孩子的潛能
“家長范”要求我們將自己置于孩子重要的家長——父母的位置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沒有哪種愛能超越父母對孩子的愛。想想我們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?我們接觸的學生父母又是怎樣的?他們總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。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中,有優(yōu)秀的、一般的,也有落后的,但我們應該像他們的父母一樣,對每個孩子都抱有同樣強烈的期望!傲魉粻幭,爭的是滔滔不絕”,我們應該始終相信,即使有些孩子已經(jīng)顯露頭角,他們?nèi)匀荒軌蛲ㄟ^努力取得持續(xù)的進步;同樣,那些目前并不突出的孩子,只要他們腳踏實地,逐漸積累力量,終將取得顯著進步。
“榜樣范”:教師的言行一致性和示范作用
“榜樣范”強調(diào)了教師的示范作用。作為一名教師,學識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。教師的言行應當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保持一致性。就像我們在告訴學生“升國旗時要脫帽”的同時,自己在國歌響起時也應自覺脫帽,以身作則。
三、教育的修行——邁向廣闊天地的旅程
言傳身教,耐心等待每一只“蝸!甭靶校⒉皇菍逃拿阑,正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所言。教育應該是一場溫馨的修行。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教師,我們應當堅守師德初心,懷揣熱愛前行,這樣才能在育人的道路上發(fā)現(xiàn)不同的美好,勇敢邁向教育的廣闊天地!
成都理工大學附屬小學